不准留在六弟的领地上。”
陈标望着陈元璋那怒目圆睁的模样,不禁微微一笑。
“遵命,陛下,微臣谨记。”
口中应允,陈标却没有行动。
陈元璋疑惑地瞥了陈标一眼。
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,面露警觉,开口问道:
“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?”
“陛下英明。”陈标笑吟吟地从袖中取出另一份卷轴。
“这是六弟送来的。”
“你们这些家伙,没有一个能让朕省心的。”
陈元璋满面愠怒。
一把夺过卷轴,打开一看……
眉头不由自主地微微皱起,陈铭送来的卷轴中蕴含的信息令人深思。
内容简明,他提议年年派遣一部分工匠部的官员去陈铭的领地进行深造学习,实则是汲取那里的先进魔法知识。
每个周期的研习为三月之久。
意识到这次陈铭的建议关乎重大,陈元璋的面容严肃起来,眼中闪烁着沉思的光芒。
近段时间,陈铭在武昌城的惊人发展人尽皆知。除了陈铭自身的才华外,陈元璋明白,构建如此庞大的体系,手底下如果没有卓越的魔法师是不可能的。
更何况,锦衣卫会定期秘密汇报,因此他对陈铭麾下魔法师的能力了如指掌。
“假如派工匠部的官员去研习,他们应当能习得更精进的技艺,以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。”
思索至此,陈元璋的目光转向陈标:“你对此有何见解?”
“父皇,工匠部自当派出人员前往学习。”陈标点头,脸上洋溢着友善的笑容。
“近几年,武昌城的变迁犹如天翻地覆一般。”
“不仅城内的主要街道,就连通向各重要省份的魔法传送路径都铺上了坚固的石板路。”
“不仅如此,城内的富裕商户已有不少用上了神秘的魔电照明,而我们京都市民,还需依赖魔法发电机才能点亮灯火。”
略作停顿,陈标继续说:
“六弟的本领远不止这些。”
“他还主持建设水系法阵,已在周边建立起一座巨大的魔力发电站。”
“并且这座发电站仍在持续扩大规模。”
“同时,他还派遣探查者遍游我大明疆域,传闻他计划在川蜀之地建造一座名为‘三峡’的巨坝,以调节长江的水流。”
“若真能实现,我大明将获得无数肥沃的土地供耕种。”
陈元璋听完,面无波澜,但内心已被深深撼动。
陈标的每一句话虽轻描淡写,但他身为英明的帝王,明白其中的深意。
修建巨坝能提供魔力,惠及百姓,魔力充足,甚至可普及至寻常人家。
这代表着更强大的生产力,还能使百姓安居乐业,安宁至关重要。
陈元璋心念至此,又听见陈标继续说道:
“父皇关心天下苍生,但这等艰巨之事,不能仅由六弟一人承担。”
第394章 船为何有此反应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